惊蛰
1836年惊蛰公历时间:1836年03月05日 20:16:13 星期六
1836年惊蛰农历时间:一八三六年 正月十八
下一年惊蛰公历时间:1837年03月06日 01:58:30 星期一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在古代,惊蛰曾被称为启蛰,后因避免与汉景帝刘启的名讳相同而改为惊蛰。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释:“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陶潜也有一首诗:“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描述了春雷的响起,标志着早春的迷茫逐渐过去,仲春时节到来,万物开始复苏,春意渐浓。
在此之前,昆虫进入冬眠,隐藏在土中,不进食不饮,被称为“蛰”。而到了惊蛰时节,天上的春雷将冬眠中的动物惊醒,这个过程被称为“惊”。实际上,昆虫无法听到雷声,它们结束冬眠、苏醒并出走的原因是大地回春,天气变暖。
惊蛰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这个时候,农作物和植物开始复苏生长,人们的身体也需要适应气候的变化。
在农田方面,沿江江南地区的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开花,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增加。及时追肥和浇水灌溉是必要的措施。同时,在华南地区,早稻的播种工作要及时进行,并加强秧田的防寒工作。此外,茶树在气温回升的情况下也开始发芽,修剪茶树并施用催芽肥料可以提高茶叶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惊蛰过后进入了终结寒冷的阶段,但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域,3月和4月正是冬季风过渡为夏季风的时候。常常会受到冷空气侵袭,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因此,需要注意保暖措施,根据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物。在生活习惯方面,宜早睡早起,外出活动宜缓慢轻松,保持良好心情,让身体、精神和情绪都能像春天一样舒畅、充满活力。
惊蛰是阳气上升的时节,在中医五行中,春天是生长、升发的时节,万物开始复苏,树木生长,春草萌芽。在这个时节,护肝是最为重要的。为了保证营养均衡,饮食要荤素搭配,吃饭要按时,并且八九成饱为宜,过度进食会伤害脾胃。
惊蛰时节气候干燥,乍暖还寒,因此清淡的饮食比较适合。同时,应少吃油炸和容易上火的食物,多食用山药、萝卜、苦瓜、木耳、梨等食物。在中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为生梨性寒味甘,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此外,冲泡白菊花茶也可以起到平肝阳、清肝热的作用。
立春: 02月05日 01:26:35
立春
雨水: 02月19日 21:37:54
雨水
惊蛰: 03月05日 20:16:13
惊蛰
春分: 03月20日 21:38:47
春分
清明: 04月05日 02:14:00
清明
谷雨: 04月20日 09:53:39
谷雨
立夏: 05月05日 20:43:38
立夏
小满: 05月21日 10:06:15
小满
芒种: 06月06日 01:46:10
芒种
夏至: 06月21日 18:40:56
夏至
小暑: 07月07日 12:21:30
小暑
大暑: 07月23日 05:34:51
大暑
立秋: 08月07日 21:49:53
立秋
处暑: 08月23日 12:02:22
处暑
白露: 09月07日 23:51:39
白露
秋分: 09月23日 08:37:48
秋分
寒露: 10月08日 14:19:21
寒露
霜降: 10月23日 16:46:50
霜降
立冬: 11月07日 16:20:51
立冬
小雪: 11月22日 13:18:54
小雪
大雪: 12月07日 08:21:02
大雪
冬至: 12月22日 02:02:14
冬至
小寒: 01月05日 19:14:26
小寒
大寒: 01月20日 12:38:51
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