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02月04日 16:27:05
立春
雨水: 02月19日 12:13:10
雨水
惊蛰: 03月05日 10:22:43
惊蛰
春分: 03月20日 11:06:23
春分
清明: 04月04日 15:02:15
清明
谷雨: 04月19日 21:59:44
谷雨
立夏: 05月05日 08:10:03
立夏
小满: 05月20日 20:59:29
小满
芒种: 06月05日 12:09:52
芒种
夏至: 06月21日 04:50:58
夏至
小暑: 07月06日 22:20:01
小暑
大暑: 07月22日 15:44:24
大暑
立秋: 08月07日 08:09:13
立秋
处暑: 08月22日 22:55:01
处暑
白露: 09月07日 11:11:18
白露
秋分: 09月22日 20:43:39
秋分
寒露: 10月08日 02:59:55
寒露
霜降: 10月23日 06:14:45
霜降
立冬: 11月07日 06:20:02
立冬
小雪: 11月22日 03:56:29
小雪
大雪: 12月06日 23:17:00
大雪
冬至: 12月21日 17:20:32
冬至
小寒: 01月05日 10:32:44
小寒
大寒: 01月20日 04:00:05
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用来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农历的特定节令的一种体系。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包含两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农耕生产的时节指南,也是丰富的民俗系统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初,二十四 节气是根据斗转星移制定的。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被称为一“岁”(摄提)。后来,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将太阳的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对应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
随着历史的演变,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的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的要求,形成了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成为了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