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2017年春分公历时间:2017年03月20日 18:28:38 星期一
2017年春分农历时间:二〇一七年 二月廿三
下一年春分公历时间:2018年03月21日 00:15:28 星期三
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均分之日。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导致昼夜长短基本相等。从春分开始,太阳的直射位置逐渐向北推移,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增加,而南半球则逐渐减少。这种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不平衡一直持续到秋分。
古代人称春分为“日夜分”、“仲春”、“春半”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意即春分是90天春天的一半。《明史·历一》中也提及:“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表明春分代表了阴阳的平衡,昼夜长度相等,寒暑适中。这些观察和记录反映了中国人对太阳和月亮运行规律的认知,以及对自然气候和万物变化的感知。
“春分春分,犁耙乱纷纷”,正是在春分这个时节,农田中的犁耙忙碌不停。天气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而古老的农谚则给出了清晰的解释。“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下雨意味着今年将会有丰收;“春风吹南风,麦子加三分”,春分的风向多为南风,有助于麦子快速生长。在广东地区也有谚语说“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意思是如果西南风提前到来,就要预防台风或病虫害。
此外,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清代宋琬在《春日田家》中写道:“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描绘了古人在春分时植树的情景。清代山西的《文水县志》中也记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可见,古人在春分时期进行植树活动,与现今的植树节安排是相符合的。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气温回升加快,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因此农田需要加强蓄水保墒。正如俗语所说,“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现在正是春管、春耕、春种的繁忙时期。春分后的每一刻都尤为珍贵,因为及时的耕种和管理能够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容浪费。
《摄生消息论》指出:“在春天,饮食宜减少酸味增加甘味,以滋养脾气。”春季是木旺的时候,与肝脏相对应,如果肝木不足就需要进行补养,但如果肝木太过旺盛则会削弱脾土的功能,因此《金匮要略》中有“春不食肝”之说。
为了适应春季阳气上升的特点,以支持阳气,饮食上应该遵循上述原则,适当食用辛味温热、能散发的食物,比如:麦类、枣子、佛手果、葱和香菜等,而生冷粘滞的食物则应减少摄入,以免伤害脾胃。
立春: 02月03日 23:34:04
立春
雨水: 02月18日 19:31:19
雨水
惊蛰: 03月05日 17:32:44
惊蛰
春分: 03月20日 18:28:38
春分
清明: 04月04日 22:17:20
清明
谷雨: 04月20日 05:27:01
谷雨
立夏: 05月05日 15:31:03
立夏
小满: 05月21日 04:30:56
小满
芒种: 06月05日 19:36:37
芒种
夏至: 06月21日 12:24:09
夏至
小暑: 07月07日 05:50:42
小暑
大暑: 07月22日 23:15:22
大暑
立秋: 08月07日 15:40:02
立秋
处暑: 08月23日 06:20:14
处暑
白露: 09月07日 18:38:38
白露
秋分: 09月23日 04:01:48
秋分
寒露: 10月08日 10:22:09
寒露
霜降: 10月23日 13:26:40
霜降
立冬: 11月07日 13:37:50
立冬
小雪: 11月22日 11:04:39
小雪
大雪: 12月07日 06:32:40
大雪
冬至: 12月22日 00:27:57
冬至
小寒: 01月05日 17:48:45
小寒
大寒: 01月20日 11:09:02
大寒